麻栗坡县地处中越边境,国境线长,边境通道多,随着跨境人群的不断增加、人员流动量大、外出务工人员多等因素,艾滋病防治形势严峻,任务艰巨。自开展防治艾滋病工作以来,该县10年内投入艾滋病防治工作经费增加10倍。
据了解,麻栗坡县自1997年报告首例艾滋病感染者以来,截止2014年5月底,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353 例,2013年至今年以来新发现的感染者中性传播比例达到98%以上,疫情已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并且形成了以城区为中心向11个乡镇及周边农村扩散的趋势。该县针对艾滋病疫情情况,在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多渠道筹集艾滋病防治项目资金的基础上,积极配套艾滋病防治经费,将防治艾滋病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逐年增加经费的投入,防治艾滋病经费由2005年的2万元增加到2014年的20万元,10年间增加了10倍。
截止目前,覆盖城区及各乡镇的艾滋病监测检测网络已建立,乡镇卫生院均已开展艾滋病病毒抗体快速检测,全县医疗卫生单位艾滋病咨询检测能力有了很大提升。据统计,各医疗卫生单位对各类人群(娱乐场所人员、监管场所羁押人员、阳性配偶或性伴人员、新婚登记人群、孕产妇、术前病人等)开展了艾滋病检测共计14万余人。其中为孕产妇检测2万余人,检测率达95.49%,感染艾滋病病毒产妇所生婴儿抗病毒药物应用率从80.12%提高到90.98%,有效阻断了艾滋病病毒母婴传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随访干预比例由95.7%提高到100%;暗娼人群及男男性行为人群两类高危人群干预覆盖率达100 %;截至今年5月底,累计192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接受了免费抗病毒治疗,接受治疗病人的病死率显著下降。
通过近几年来的努力,麻栗坡县艾滋病疫情形势趋于稳定,目前疫情呈低流行态势,艾滋病感染者人数居全州之未。各类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大幅度上升,各类人群的监测检测、感染者管理、抗病毒治疗及高危人群艾滋病行为干预等可及性服务能力和水平逐年提高,有效遏制了艾滋病在该县的蔓延和传播。(记者 杨松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