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1月14日讯(记者 蒋娜 侯青伶 漆奇)如今,由于性观念的日趋开放,艾滋病悄然传播大学生群体,且发展趋势越来越严峻,已然成为亟待正视的问题。省“两会”召开在即,致公党四川省委准备递交一份集体提案,建议加强大专院校学生感染艾滋病风险防控。
卫生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0月底,我国已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49万多例,在性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这几种途径中,性传播已成为主要的传播途径,男男同性性传播比例上升明显。此外,我国15至24岁青少年和50岁以上老年人艾滋病感染数量逐年上升,艾滋病的蔓延正由高危人群快速转向一般人群。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青少年大学生群体成艾滋病新关注点,2012年全国新发现的艾滋病感染者中,大学生艾滋病感染人数较2011年上升了24.5%。
"大学校园并不是艾滋病不可入侵的净土,大学生正处于性生活习惯和价值观的形成期,传统性观念的解放和性生理的需求使得大学生成为感染性病、艾滋病的风险人群。"通过对部分省份大专院校艾滋病防治情况的调查表明,大学生感染呈上升趋势,且学生来源广泛;大学生感染者以男生为主,同性性传播成主要传播方式;大学生中的MSM(男男性行为人群)社区组织活跃,一部分人性伙伴交换频繁;大学生防治知识高而检测率低,交友活动频率高而感染风险意识率低,风险行为发生率高而安全套使用率低。
为此,致公党四川省委建议,以提高感染艾滋病的风险意识、减小社会歧视、促进安全套的使用为优先领域,以男男性行为人群为重点人群,尤其是针对1、2年级的新生(这部分人群在学校中相对处于较弱势的群体,容易受到伤害),积极开展大学生艾滋病防治。
此外,致公党四川省委还建议扩大艾滋病检测工作覆盖面,艾滋病检测点定期进入校园进行抽查,特别是对男男性行为人群进行抽查,便于实际掌握在校大学生感染艾滋病的情况,同时鼓励大学生中的高风险人群定期到检测点进行检测,提早发现潜在的艾滋病毒携带者,降低交叉性传播感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