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海南省艾滋病疫情地理分布图
人民网海南视窗7月16日讯(毛雷报道):
7月15日,记者从海南省2010年艾滋病防治政策宣讲大会上了解到,截止2010年6月30日,海南累计报告HIV阳性者845例,属低流行地区。
据了解,目前,艾滋病疫情覆盖全省18个市县,疫情报告数居全国第25位,总人口患病率居第16位。海南的艾滋病疫情历经了“传入期–扩散期–增长期”。
不同区域呈现出不同的传播态势。其中东部、东北部地区以性接触传播为主,沿旅游线路扩散,呈持续性增长。西部、西南部、南部地区以共用注射器吸毒传播为主,沿渔港墟镇分布,快速增长势头减缓。中部山区以输入性病例为主,呈扩散蔓延态势,男性行为人群感染率呈较快增长态势。
据介绍,虽然目前艾滋病仍无法治愈,但却完全可以预防。
据了解,艾滋病传染主要是通过性行为、体液的交流而传播,母婴传播。体液主要有:精液、血液、阴道分泌物、乳汁、脑脊液和有神经症状者的脑组织中。其他体液中,如眼泪、唾液和汗液,存在的数量很少,一般不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播。
一般的接触并不能传染艾滋病,所以艾滋病患者在生活当中不应受到歧视,如共同进餐、握手等都不会传染艾滋病。艾滋病病人吃过的菜,喝过的汤是不会传染艾滋病病毒的。艾滋病病毒非常脆弱,在离开人体,如果暴露在空气中,没有几分钟就会死亡。艾滋病虽然很可怕,但该病毒的传播力并不是很强,它不会通过我们日常的活动来传播,也就是说,我们不会经浅吻、握手、拥抱、共餐、共用办公用品、共用厕所、游泳池、共用电话、打喷嚏等,而感染,甚至照料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都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