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4日,由河北进德公益事业服务中心绿荫驿站主办的第二届心理疏导互助培训班在石家庄开班。此次参与培训的30位学员来自22个艾滋病感染者家庭。培训班为期3天,由资深心理治疗师胡秋成老师担任主讲,心理咨询师李娜老师带领团体心理辅导。
据胡老师介绍,此次培训旨在使学员从认识上对生命有正确看待,学会陪伴自己,学会处理自己的情绪,最终走出自己去帮助他人。“学员们淳朴善良,学习态度非常积极。”这是培训期间胡老师最大的感受,他接着说,“课间休息时总有学员主动找我分享他们自己的故事,并要求我给他们做个别辅导,每天的个别辅导都安排得很满。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倾听者,我要做的是让他们明了‘助人自助’。”
庞俊(化名)是一位华北地区的感染者,这是他第二次参加绿荫驿站举办的心理疏导培训班,此次培训又有新的感受:“胡老师每天上课都带领大家伴随着《感恩的心》的音乐舞蹈,这个时候我就会结合着自己的命运,彻底打开心扉。”另一名学员耿飞(化名)是感染者家属,他是初次参加心理的培训,谈到培训中最大的收获,他坦言:“妻子去世后,我带着感染的孩子生活总是怨天尤人,看啥都不顺心,还经常迁怒于孩子。听课后,我的心态有了转变,以后遇到同样的问题,我要选择做一个快乐的人。”
李娜老师每天晚上7点30分,带领学员们做一些小游戏,如“爱的炸药”、“珠行万里”、“走出圈外”、“穿越生死线”、“爱的冥想”等,这些游戏有助于发掘学员内心的感受、压力并唤起自身的能量去正视人生,活出更丰盛的生命。李老师表示,这次团体心理辅导的效果十分理想,学员们做游戏时积极投入,这说明绿荫驿站之前对他们的陪伴十分到位,使学员们放下了思想包袱。
培训班的组织者之一、绿荫驿站的刘焕春老师也谈了这次办班的感受,她指出从学员们的反应来看第二届心理疏导培训班举办得是比较成功的,每每胡老师讲到学员们的触动点,台下总是自发地响起掌声。同时刘老师也提出绿荫驿站急缺专业的心理疏导方面的志愿者来作患者及其家庭长期的心灵导师,她说:“绿荫驿站的工作需像德肋撒嬷嬷那样,除了照料他们的身体外,更要看顾好他们的心灵,希望能有更多的专业人才加入到关爱艾滋病患者的行列中。”
背景资料:
河北进德公益社会服务中心,原名“北方进德––天主教社会服务中心”,1997年5月由张士江神父在石家庄筹划成立,1998年获得政府批准。是国内首家天主教NGO/NPO。取名“进德”是为纪念已故热心公益事业的邢台教区侯进德主教,也喻指“日进于德,天天进步”。绿荫驿站成立于2006年3月,是进德公益防艾办的一个执行机构,负责接待、探访、心理咨询和培训感染者,同时也帮助河北艾滋患者组织自己的支持小组,建立关爱平台。除此,绿荫驿站每年为防艾和改善感染者社会环境做过多次宣传。特别是每年的12月1日,绿荫驿站都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宣传活动。
胡秋成 天主教神父 自学生时代开始对心理学产生兴趣,特别是成为神父之后发觉心理学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学科,可以帮助他人解决实际生活困难。于2000年开始学习心理学,2004年到北京大学心理系进修。现获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EAP咨询师(员工心理援助计划)、WMECC国际治疗师、心理测量师、后现代叙事治疗师等专业认证。
李娜 天主教修女2003-2005年在北京大学学习心理学专业,2006年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习社会工作专业,2007年在石家庄心理咨询师培训中心进修并获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一直从事基层服务,为社会弱势群体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