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市红丝带艺术团自2006年成立至今,已走过11个年头。11年来,艺术团作过两百多场文艺演出,足迹踏遍江门五邑,甚至踏足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和中国港澳台等地。
“红丝带”防艾禁毒备受赞扬
台山市红丝带艺术团是一个负起宣传“防艾禁毒”重任的公益团体,主要编排舞蹈、小品、快板等节目进行宣传演出。团长李冰介绍,节目中以《四朵牡丹花》宣传效果最为显著,“宣传预防艾滋病是大众比较禁忌的话题,要使群众容易接受,编排上要花心思。我们特意在主持人介绍有请靓女出场后,安排四位老太婆出来,引得哄堂大笑”。李冰表示,《四朵牡丹花》是一个诙谐的快板节目,借牡丹花为铺垫引出老太婆形象,以似懂非懂的问答解读艾滋病知识,形成对比、落差,成功引起观众的注意。
多年来,艺术团编排的节目形式丰富,备受赞扬,曾多次受邀演出,如受江门市妇联邀约,到江门市区进行专题演出;受省妇联邀请,献出一台防艾演出,全省妇联主席会议则特意在台山召开;曾收到来自联合国妇儿基金会的邀约,前往上海表演,等等。
大部分节目都是原创的
经过11年的发展,红丝带艺术团走向了多元化。常收到来自红十会、卫生部门、综治办等单位的邀约,策划宣传台山魅力、社会文明的节目。该团也受到许多企业、协会的认可,得到前往全国各地演出的机会及团体经费的来源。
“大部分节目都是原创的,丰富的人生阅历给我及时完成任务的基础。”作为团长,李冰除了能管理好艺术团的日常事项,还能编能写。团里大多数节目都是由她创作的,凭借几十年当文科老师的经验与热衷公益的心,她的作品有层次、有内容。对此,李老师有自己的一套心得:“要懂得结合。”
如在2008年奥运会过后,艺术团受邀围绕奥运主题进行节目编排。当时李冰在北京街头看到用雀笼做成的路灯,灵感大发,特意编排了名叫《今风古韵》的节目,并用上了雀笼元素来配合八旗子弟的身份,她说:“特意将清朝八旗子弟形象配合可爱的奥运福娃进行舞蹈编排,来一场跨时代的结合。”创新的设计,使此节目在香港的国际中老年文化节上,收获了最高荣耀——金奖,同时李冰荣获“最佳编导奖”。
“红丝带”使晚年生活更多彩
艺术团里以女性居多,主要是退休的老师、医生、公务员等。有意义的公益事业,使她们有着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除了平时给力的团体演出,她们还热心公益,比如,为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赈灾出力,捐赠演出经费到灾区;购买日常用品,组织下乡到困难家庭访问,赠送物资;积极接受各大单位的节目编排邀请,出谋划策等等。
艺术团成员的归属感很高,多次组织出游,并统一穿上团服。到福建演出后,大家穿着红色娘子军的戏服游玩武夷山,路人投来惊奇的眼光,笑问是否在拍戏,她们幽默地回答:“我们比拍戏还要快乐。”在交谈之中,记者深深感受到她们的心态都很年轻。
副团长李婉玲告诉记者:“加入艺术团之后的变化,就是心情开朗了,身体好了。”
团员们认真的态度、无私的付出,也为团体带来许多荣誉,如曾被国家妇联、国家卫生部授予“全国防艾先进单位”称号,这无形中也提升了台山防艾禁毒宣传工作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