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在第27个世界艾滋病日来临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到北京首家接诊艾滋病患者的佑安医院,考察艾滋病防治工作,代表党中央、国务院慰问一线医护人员、基层防艾工作者和志愿者。
李克强首先来到感染科病房,看到这里一对艾滋病患者夫妇通过实施母婴阻断措施拥有了健康宝宝,李克强高兴地为孩子送上祝福。他说,艾滋病可防可控可治,这个孩子给你们一家带来了欢乐,也让更多患者燃起生命的希望。我们已经决定,将一些技术上成熟、成本可控、社会效益好的防艾措施,在2015年底前推广到全国,力争率先在孩子身上实现“零艾滋”目标。
在被艾滋病患者视为心灵寄居地的医院“恬园工作室”,社会组织负责人和志愿者纷纷向总理介绍他们为艾滋病患者服务的情况。李克强勉励说,战胜病魔不仅需要科学的力量,也需要社会各方给予关爱,它反映了社会文明的程度。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是防治艾滋病的生力军,作用不可替代,你们将心比心,做了很了不起的事情。政府将更多向社会购买服务。尽快启动建立社会组织防艾基金,完善防治艾滋病等公益性社会组织的税收减免政策。让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营造全社会关注艾滋、尊重生命的氛围。
随后,李克强与医学专家、基层防艾人员、志愿者和国际组织代表座谈交流。他说,艾滋病是人类重大挑战。患者得了这个病,不仅身体和心灵备受折磨,还可能受到歧视,他们是最需要帮助和关爱的群体。经过不懈努力,我国疫情控制在低流行水平,这凝聚着广大医护工作者和社会各方面的辛勤努力和奉献。
当听到专家们介绍我国防艾面临的新形势时,李克强说,艾滋病防治政府要承担主要责任,投入不仅不会减少,还会不断增加。要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更有针对性地做好艾滋病预防、干预和治疗服务,加大筛查力度,特别要加强高危人群防治,力争在新一代疫苗和药物方面取得突破。基层医务人员反映,艾滋病防治也面临一些社会问题。李克强说,全社会都要传播防艾的文明理念。不光要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给艾滋病患者平等就业、看病的机会,更多要在精神上给他们关爱和支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大家一同守望相助、共渡难关。听了两位国际组织代表发言,李克强说,中国愿与世界各国携手,在技术、药物和资金等方面深化合作、分享经验,为人类战胜艾滋病作出贡献。
刘延东、郭金龙参加了上述活动。
数据
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我国已报告49 .7万例
据新华社电 2014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宣传暨“美好青春我做主———红丝带健康大使青春校园行”启动仪式昨日在北京举行。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国强在启动仪式上介绍,自我国1985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人以来,截至今年10月底,报告现存活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已达49.7万例,死亡15.4万例。
据介绍,目前我国疫情主要呈现四个特点:一是全国疫情整体保持低流行状态,但部分地区流行程度较高;二是经静脉吸毒和经母婴传播降至较低水平,经性传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三是各地流行模式存在差异,中老年人、青年学生等重点人群疫情上升明显;四是存活的感染者和病人数明显增多,发病人数增加。
今年12月1日是第27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活动主题仍为“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